中心概况

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批准[计科技(1995)288号],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从事先进模具成形制造与数字化制造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国家级科研基地。首任主任是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阮雪榆。第二任主任赵震教授,已调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22年2月,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要求,经专家论证会质询与讨论,同意中心更名为“高性能热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方向调整,推荐主任是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教授。

中心建立了以研究开发、中试/产业化、技术辐射和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战略构架,针对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核能/核电装备、航空航天和船舶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突破模具及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解决关键构件热加工工艺与装备的“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实现工程转化和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中心现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60余名。高端人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18名,省部级人才11名。此外,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76名,担任中心的外部专家。

中心获批以来,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和产学研项目3000多项,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工程难题300余项,技术成果转化与辐射200多家,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30多家。中心科研人员获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奖4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1000多项,培养国家级人才和省部级人才40多名。

缅怀阮雪榆院士

阮雪榆(1933.1-2019.2)

我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著名的塑性成形与数字化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阮雪榆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工程系(现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的创建者。

阮雪榆院士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33年1月生于上海,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54年至1956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进修。1958年在交通大学(西安)任教,1959年起在交通大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个人,1980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组建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并任所长,同年加入九三学社。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获批组建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7年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曾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理事长、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数字化制造动员中心主任、国家模具动员中心主任、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原塑性成形工程系主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并历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日本熊本大学荣誉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冷锻技术教席负责人和国际冷锻学会(ICFG)会员等。

阮雪榆院士在国际上首创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著有《冷挤压技术》等4部专著,先后9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对指导和推动我国精密锻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将CAD/CAM、数值模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引入到塑性加工与模具技术领域,先后完成科研成果400余项,成果转移和技术服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与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和瑞士等国家的国际知名企业与知名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深度、长期合作,建立了30多家联合研究室和联合研究中心,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塑性加工领域的一代大师,阮雪榆院士共指导博士生100余名,博士后8名,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为推进我国塑性成形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鼠标按住拖动
1995
 
1995年,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原国家计委批复,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设,阮雪榆院士任主任。
1995年开始,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瑞士法因图尔公司、日本高田株式会社等30多家国际知名制造企业与软件公司,以及上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2001
 
200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在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为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
2003
 
2003年,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05
 
2005年,开发了国内首款轿车整车主模型检验工装,获上海国际模具与装备展览“精模奖”,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07
 
2007年,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适时调整科研方向,在继续推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同时,加强先进塑性加工与模具技术、理论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2015
 
2015年,赵震教授任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21
 
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签订“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2022
 
2022年2月,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要求,经专家论证会质询与讨论,同意中心更名为“高性能热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方向调整,推荐主任是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教授。
联系我们
电话:

021-34206323

联系人:

刘伟

邮箱:

claption@sjtu.edu.cn

通讯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材料G楼